為拓展學生專業視野,強化技職教育與高等學府的連結,觀音高中化工科自本學期起,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展開協同教學合作,於高三校訂選修課程「應用化學實務」,導入生物醫學工程的基礎知識與實作,讓學生了解化工專業在生醫領域的廣泛應用,並探索跨域整合的學習契機。
本次課程共六週,由北科大教授與觀音高中教師共同規劃及授課,內容涵蓋生物相容性材料、藥物傳輸、天然藥物萃取、組織工程等現代生醫化學領域的應用。透過實作活動與討論,引導學生思考化工知識在醫療、保健與未來產業中的延伸與價值。
首次授課已於4月16日(三)展開,課程主題為「生醫工程概論與化工的關聯」,並進行「pH值測量與PBS緩衝溶液配製」的實驗操作。
PBS(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,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)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緩衝液,其滲透壓與離子濃度與人體相近,廣泛應用於細胞清洗、保存等生醫用途。學生透過動手實作,不僅加深對酸鹼平衡與緩衝系統的理解,也實際操作pH計,提升實驗技能。
本次與北科大的協同教學,讓學生提早接觸大學的知識與實驗,有助於未來升學方向的探索,也讓學生了解化工不只是製造產業的基礎,更是連結生醫、環保、能源等多元領域的重要橋梁。未來化工科將持續與大專院校及產業界合作,打造更多高層次的學習體驗。
課程相關照片
(圖1)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 蘇文達教授跟學生講解生醫工程概念
(圖2)學生秤量藥品準備配置PBS緩衝容液
(圖3)pH計使用前進行校正
(圖4)測量PBS緩衝液pH值,並利用酸與鹼調整pH值至合適狀態